首页 > 行业动态

产业链缺陷导致水产养殖难以走出滞销亏本的泥潭

发布时间:2013-01-25

   2012年,养殖行业压力巨大,原料上涨,成本上升,病害频发却得不到解决,主要养殖产品行情全线低迷,草鱼甚至出现了近10年未有的低价格局。食品安全压力也空前增大。桂花鱼是否用“孔雀石绿”,水产品用不用激素,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新老话题总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公众极大关注。多种因素导致农牧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兼并与收购更加频繁,更多从业人员被迫退出。行业企业该如何定位,如何保证水产品安全,如何创新流通机制。日前,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和新牧网承办的第二届《农财宝典》年会暨“2012中国生猪业/水产业风云榜颁奖盛典”在广州召开,数百农牧行业领袖专家,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

  ●记者 冯善书

 

  话题 1

  药物滥用水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渔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水产养殖的总量早在2010年已突破5300万吨。但国家水生生物病原库主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杨先乐认为,水产业发展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水产养殖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池塘养殖水质和海洋养殖水质。我国有2800公里长的河段鱼虾基本灭绝了,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长度为9600余公里,淮河干流的水域已处于四类水质,由于近海水域的严重污染,赤潮也频繁发生,氮磷超标。导致水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污染外,养殖本身带来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杨先乐指出,养殖容量的不合理扩增,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渔业生产状况,而怎样防止药物滥用给养殖水域环境与水产品品质带来负面影响,是当前整个行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人为了控制海水养殖对象爆发的病害,不惜向海里投放农药,由此带来了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问题。所以现在提养殖安全,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药物防治,杨先乐认为,我们主要做的和能够做的就是科学使用渔药,不使用国家规定的禁药。药物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其虽然具有防病治病作用或改良环境增强水产动物体质的作用,但滥用就会引起副作用,不仅破坏水体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水产品的安全。

 

  怎么样正确使用药物?他建议:一是要正确诊断,选药要有明确的指证。二是要适当加大或缩小药用的浓度、用药次数和用药的间隔时间。三是根据情况用药、停药、调整剂量和改换药物。他认为,渔药发展的方向应该向“三效”、“三小”的方向发展。“三效”是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即用量小、次数小、副作用小。重点研发低毒、低残留、低抗药性的药,加强药物的作用。

 

  话题2

  如何让水产走出滞销亏本的泥潭

 

  滞销亏本源于产业链缺陷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朱长良认为,目前水产品流通的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局面。即便是具备一定采购能力的餐饮企业也面临水产品采购成本偏高的问题,城市普通居民更是对高价水产品的消费感到力不从心。但广大农民辛苦养殖生产出来的优质鱼虾却面临滞销和亏本的尴尬,缺乏水产品深加工是主要深层次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水产品流通的现状,九成以上是鲜活鱼虾,只有不到一成才是加工产品,水产品的易腐性给流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37而非91。”朱长良表示,这个数字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水产加工品消费习惯,但已经出现一些苗头,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许多年轻家庭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再像父辈一样挑选活鱼,自己宰杀,他们希望能够更加方便地食用水产品。除了快餐店更加盛行之外,可以供家庭方便烹饪的水产加工品也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难寄望电商改变流通格局

 

  随着水产品流通渠道整合速度的日益加快,以及像流通渠道的农超对接和水产品电商等新兴零售方式的日益普及,这些产业内部的创新与变革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对虾贸易方面具有全球性话语权的湛江市中鑫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土金却认为,走通这条路在国内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比大家预计的要长很多。

 

  “我们考察国外的各类贸易市场,思考发现水产品很难用电商来进行流通,电商的影响更多是一种补充,而非革命性的替代。”因为水产品的特殊性,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养殖方法、不同加工方式,它的品质都是不同的,海产品的标准化真的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龙土金认为,现有的水产品贸易批发市场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流通领域的主流。

 

  此外,养殖环节的从业者也需要系统的规范和计划。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生认为,目前水产品流通是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产销信息对接不流畅。因此,行业必须从生产环节开始进行市场规划,争取达到产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减少价格大幅波动对农民收入和城市菜篮子的影响。

 

  生产与流通就像一对夫妻

 

  “生产和流通就像是夫妻的关系,夫妻经常会吵架的,怎么吵最终还是夫妻。”龙土金在现场打了一个传神的比喻。流通跟生产是紧密相联的,如果单就生产谈生产,流通谈流通是不行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老公是当家的。如果供大与求,流通是老公;供不应求的时候,那流通就是老婆。他的小孩是谁呢?小孩是人民币。”朱长良则认为,流通永远都是老公,要以市场为主导来计划水产养殖生产。现场嘉宾共同认为,从水产种苗开始,到养殖,到加工流通,整个链条都要通盘考量,“一家人”才会其乐融融。

 

  参会嘉宾们认为,在水产养殖行业的上游,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力量不断加强,通过合作组织或公司形式销售水产品将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游,大量传统的专业水产批发市场可以向上游延伸,打造一个相对完整的水产品流通产业链。在下游,大型超市在积极寻找与上游的合作社进行对接的渠道,这也将可能成为是未来水产品流通发展的主要趋势。

 

  话题3

  农牧企业如何解决规模化难题

 

  环保制约养猪场规模化

 

  规模化猪场污染怎么解决?广西柯新源(集团)原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杨厚德称,国家农业部和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对农牧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意见,目前许多农牧企业在这一块的投入都很大。譬如柯新源公司,目前有8个种猪场,就投入了4000多万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去年新建的一个污水处理工厂投入了660万,经处理后的水没有任何异味,环保效果相当好。不过,如果是特大型的企业,利用他们现有的技术方案就确实很难处理,这也是目前许多企业在重点攻关的课题。

 

  杨厚德透露,现在企业建猪场,要找一块地很不容易。最主要的难题就是污水怎么处理?如果处理不好,老百姓就会有意见。“环保不达标,制约了企业向更大规模的养猪场去发展。”

 

  农牧企业找准市场定位难

 

  农物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长远之路?华南农业大学营销与物流系主任张光辉教授认为,还是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壹号土猪”就是很例子。养猪过去就是瘦肉型猪,价钱一样,他们就搞了一个“土猪”的品牌,定位完全不一样,就在市场细分中抓到了适合自己的客户。此外,还有企业养野猪,这是一种差异化定位,只要我们开辟了这个市场,引起的一系列的产业链就出来了。那后面的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就有市场了。所以,未来的市场要有差异化,新的品牌。

 

  他认为,现在各个企业生产条件不一样,企业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其次是看市场的空档,现在还有哪些没有满足客户需求的,比如说市场上还需要什么样的猪肉。我前段时间搞了一个调研,发现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猪肉,90%以上都是鲜猪肉,加工猪肉只占很少部分。有些企业就是抓住这一点,搞猪肉的深加工,开发出不同的新产品,市场也可以做得很大。

 

  “壹号土猪”如何出笼?

 

  前些年,本土企业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运营“天地壹号”的过程中,因为走差异化的品牌和营销模式而取得了成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最近,这家企业又开始做起“土猪”的生意来了。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家企业转型的内幕。

 

  为此,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小章称,天地壹号选择了一种避开竞争的方式,找一种特色的路线,选择了养有特色风味的本土猪肉,卖特色风味的猪肉。“壹号土猪”这个名字,以公司连锁运作的模式在运作。虽然定价比普通猪肉(价格)高,但是经过用心经营,目前在广东区域,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