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处方实例

对虾健康养殖成功模式推介

发布时间:2012-12-28

   近两年对虾养殖病害严重,养殖成功率很低,在过去的2012年,我国除辽宁营口地区外,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天津等地对虾养殖都遭遇到了对虾养殖业的冬天。大家都在思考,选择一个合理的养殖模式,是养殖成功的必经之路。以下养殖模式在2012年成功率达到80%,适用于中低密度的低盐度养殖,养殖80天其总产量基本达到800-1000斤每亩,规格在25-35只每斤,在65天左右轮捕一次,规格在35只左右每斤,轮捕量在每亩300斤左右;也适用于高密度的高盐度养殖,养殖90天其总产量在2500-4000斤每亩,规格在25-35只每斤,现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清塘进水处理

   排干塘水,暴晒5-7天,高位池要清洗干净后再暴晒。进水达到1.5米左右,进水袋要求两层120目或过滤水。进完水后,在下午天黑前用30%三氯异氰尿酸粉每亩(水深1.5米5-8斤或者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清除水体中的各种有害藻类、有害菌、病毒;第二天使用硫酸铜每亩(水深1.5米)1-2,清除水体中的各种有害藻类、寄生虫;静置天后,打开全塘增氧机曝气一天后开始进行水体生物饵料培育水体经过消毒杀虫处理后较易培育出对虾所需的各种生物饵料,且维持时间较长,这是养殖前期的对虾虾苗养殖顺利的关键


2、肥水放苗

   第一次肥水遵循重肥浓水的方式,每亩选用HK-新型肥水膏”2-4+“肥壮源”2-4+“速效碳源”2斤,高盐度海水适当加量,达到一次肥出漂亮的水色,如需培育出茶色水,适当增加HK-新型肥水膏的用量,并且每亩添加硅酸盐2斤(或者“速效碳源”2斤。这样培育出的水体营养丰富,生物饵料充足,且稳定持久。肥水3-5天后可以投放虾苗,低盐度水体的投放3-5万尾,中高盐度的投放8-15万尾。

 

3、前25天苗期的管理

   放苗一小时后投喂饵料,以10万尾苗一斤饵料开始投喂,以后每天增加0.2斤,例如第一天每餐投喂1斤饵料,第二天每餐投喂1.2斤饵料,以此递增;一代苗适当增量、土苗适当减量,前五天每天投喂2餐,五天后投喂3餐

   饵料经过EM-活水宝发酵12小时后投喂,以防过量的饵料在水底霉变污染塘底,且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发酵方法:每10斤料使用EM-活水宝加适量水发酵12小时。充足的人工饵料是保证对虾健康快速成长的秘诀。正常情况下,在放苗25天后可用饵料台测试投料量,并以测试饵料量作为投料量的基准。

   在放苗12-14天这2天内进行虾苗病害预防,每亩使用蛋氨酸碘50ML+“聚维酮碘”250ML+本草康泰”1000ML均匀混合后全塘泼洒,以预防苗期红须红尾、空肠空胃的症状,在放苗25天后重复使用一次。在放苗后16天左右内服“氟苯尼考”+“五黄解毒散”或“救虾丹”三餐,每天一次,连喂三天,预防苗期弧菌感染,每斤饵料拌药5克,在拌药期间停止饵料的发酵程序。

   一般在放苗8天左右水色开始变淡,马上开始追肥,使用氨基酸养水宝”或“调水专家”+“速效碳源”进行追肥,根据水色的淡浓适当调整用量;在放苗16天左右再肥一次。

 

425天至50天的养殖管理

A、首先开始投料转变成每日4餐,严格控制在1.5个小时内食完作为投饵量的基准,这是保证水体氨氮不超标的必要条件。所有投喂的饲料均经过EM-活水宝发酵,并添加“氨基速补”+高稳VC,这可以保障对虾健康丰,在水体消毒和内服抗生素时除外。

B、增加水体增氧量,放苗在3-5万尾每亩密度的每1.5亩使用1.5KW增氧机一台,放苗在8-15万尾每亩密度的每1亩使用1.8KW增氧机一台,全天24小时不间断开机,一代苗适当增加增氧量,这是对虾养殖成功的保障,也是对虾快速生长的基础

C、每10天左右进行水体消毒,使用颗粒型的二氧化氯或者溴氯海因,或者用“护底解毒安”每亩1斤,并同时内服“五黄解毒散”或“救虾丹”+“恩诺沙星”,连喂三天,每天一餐。

D、适当的添换水,添换水有助于水体的更新,提高养殖水体的生产力,是养殖产量的有力保障。低盐度中低密度养殖情况下,应当适当谨慎添换水,每次加水量不能超过总水体的二十分之一,以防刺激对虾大量蜕壳造成的应激性软壳,在加水后,使用“虾蟹硬壳宝”或者“强力应激王”+“底净宝”增加对虾的硬壳度和压制因水温骤变引起的泛底,并在夜间使用“水产应激灵”或VC应激灵”,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在高盐度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每次添换水量不能少于整个水体的十分之一,处理方法同上,一旦对虾适应了水体更换的模式,每次添换水不能少于整个水体的五分之一。

E、日常水质和病害监控,定期检测各个水质指标和病害监控是养殖成功的利器,众所周知,一旦对虾发病,救治的可能性很低,防范于未然,是每个养殖户必须具备的先进性理念。每三天检测水体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每五天检测水体的总硬度、总碱度,每十天检测水体的总弧菌量、对虾白斑病、对虾桃拉病毒。一旦发现水体指标不合格或对虾携带病毒要及时处理。

 

550天后的管理

   后期管理主要是水体溶氧、亚硝酸盐、水体有机质等问题。适当增加水体增氧机的数量,增长开氧机的时间,定期、及时使用“过氧化钙”“高能纳米氧”“速氧宝”等处理水体氧债,注意检测水质指标,多观察水体藻类的老化情况,水体的粘稠度,及时处理

 常见水质调控问题

1氨氮的调控:一般情况下,没有中间排污功能的虾塘每亩使用虾料在25-30包左右时水体开始出现氨氮;有中间排污功能的虾塘每天坚持排污的情况下每亩使用虾料40-50包左右时水体开始出现氨氮;随着投料量的增加,氨氮会急剧上升。我们必须有预见性的处理氨氮。

处理方案:

A. 增加换水量,使水体及时得到更新。

B. 在氨氮刚出现时用氧化性产品如“高能纳米氧”“过氧化钙”“二氧化氯”处理水体,为水体培育藻类做好准备。

C. 使用“底净宝”+“养水解毒救星”或“解毒安”促使塘底累计的氨氮释放后,可用“超浓光和细菌”或“EM活菌王+“速效碳源”培育新鲜的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氨氮,隔天再重复上述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3-5天后氨氮就会降下来。

D.如果氨氮已经超标,必须先解毒常用“养水解毒救星”或“解毒安”+“水产应激灵”,同时使用“粒粒净”或“池底净”

E.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可以通过饲料发酵的方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留在水体氮,也可以向水体中增加大量的碳元素来中和氮元素,如可经常使用“速效碳源”“解毒应激灵”等能缓解水体中的氨氮。

 

2亚硝酸盐的调控:一般情况下在氨氮出现3-5天后水体开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氨氮处理及时,亚硝酸盐不会急剧上升,氨氮的处理是解决亚硝酸盐的基础

A.如果亚硝酸盐超标,首先应该对水体进行解毒,使用“高能纳米氧”或“过氧化钙”+“粒粒硝化宝”,接着排掉塘水20%左右。低盐度养殖区应接着补充海水或使用海盐。

B.增加水体溶氧量,使用“氧原子”或“速氧宝”使水体溶氧充足,这样能保证在水体高亚硝酸盐情况下对虾健康。

C.使用“高能纳米氧”+“粒粒硝化宝”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隔天再使用一次。

D.在亚硝酸盐下降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新水使水深恢复原位。

 

3水体过黏过浓的调控:一般情况下,高密度养殖中后期都会出现水体过黏过浓的情况,这对水体的载氧量、对虾的摄食量和健康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可以先使用“底净宝”或者“施乐舒”控制水体的有机质浓度;接着使用“高能纳米氧”或“氧原子”打破水体表面张力,使水体形成立体通道;接着使用“护底解毒安”+“粒粒净”或者“池底净”缓解底部压力,把塘底有害物质中和掉;最后使用瘦水型的“亚硝净”或者“EM-活水宝”“生物养水王”来调节水质。

 

6、对虾常见的病害及处理

(一)头胸甲白斑症

1. 细菌性白斑:

症状:病虾头胸甲剥离后下面还有一层新的头胸甲为鉴别标准,且肠胃道内有食物。

流行情况:一般是没经过处理的水体直接放苗后常见症状,土塘较多,多数在4-5cm的虾苗和后期底部腐化常见。病原副溶血弧菌感染造成。

病因分析:养殖塘底部污染严重,大雨后的水体各种水质指标骤变引起。

防治方案:前期使用本草康泰”或“五黄应激王”+“高能纳米氧”对水体进行消毒, 并内服“氟苯尼考”+“五黄解毒散”或“救虾丹”,连用3-5天,每天使用一次;后期首先使用“护底解毒安”+“活力88”或“粒粒净”对虾塘底部进行去污处理,连用两天,每天一次,并内服“恩诺杀星”+“救虾丹”,连用3-5天,每天一次。

 

2. 应激性白斑:

症状:头胸甲有极少量的白斑,在水体稳定的条件下雨后3-5天就可以慢慢恢复。

流行情况:一般是下雨过后苗期常出现的情况,并伴随有空肠空胃少量虾游水面的情况,土塘常见。

病因分析:雨水过多入塘造成水体的温度、ph值、盐度、有害菌等骤变引起。

防治方案:在下大雨前加深水位,达1.5米以上水深,并进行水体消毒,可用见效快时效短的“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以此避免水体中有害菌在雨后大量繁殖;雨停后及时使用“高能纳米氧”打破水体分层,使塘底保持有氧通道,避免塘底短时缺氧;同时使用“强力应激王”或“虾蟹硬壳宝”全塘泼洒,以稳定水体水质指标的骤变。一般应激性白斑头胸甲有极少量的白斑,在水体稳定的条件下雨后3-5天就可以慢慢恢复。

 

3. 病毒性白斑:

症状:其发病特点一般以当个塘体的大规格虾先出现病症,发病初期在天黑前和早晨有少量的虾游缓慢水面,捞起病虾检查头胸甲出现大量白斑,体节后几段的甲壳也有大量白斑,且均较易剥离,甲壳均感觉很厚,表面常常黏有污物,有好久没蜕壳的感觉,虾摄食量会突然减少,直至基本不吃料。急性感染引起虾摄食量骤降。头胸甲与腹节甲壳易于被揭开而不粘 着真皮(即所谓的壳易剥离),并在甲壳上可见到明显的白斑,有些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的病虾也显示出通体淡红色或红棕色(尤其在南美白对虾的发病中尤为体现),这可能是由于表皮色素细胞扩散所致。此类病毒复合体的毒力较强,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甚至更短。此病的感染率较高,7天左右可使池中70℅以上的虾得病,甚至死亡。可以通过电镜观察、基因核酸探针等方法快速诊断。

病因分析:

A.苗种质量较差。

B.养殖塘本身长期的病毒细菌积累,这是主要病因。

C.饲料中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毒素造成。

诊断方案:一般以预防为主,出现病症,很难挽救。选用优良的苗种是预防白斑病毒的重要手段。在苗期使用“蛋氨酸碘”+“聚维酮碘”+“本草康泰”或“五黄应激王”进行预防。如果上造出现过白斑病毒的塘要着重处理,首先要干塘暴晒10-15天,进少量水湿润塘底后使用漂白粉每亩100斤左右或30%三氯异氰脲酸粉10包进行塘底消毒,三天后进水。

 

(二)对虾红体症

1. 软壳红体:

症状:苗期一直加不上料,虾苗生长速度较慢,虾苗体表出现很多黑点,严重时出现游水,体色明显偏红(较硬壳红体颜色深),虾壳很软,整塘虾的活力明显较弱(包括表面生看起来很健康的虾苗)。

流行情况:在三四月份低温季节苗期易出现。

病因分析:在早造放苗时水温基本在18-25℃,水体藻类较难培养,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较少,造成天然饵料极少,水温较低造成虾苗基本不摄食人工饵料,到虾苗长到3-4cm一般都要40天左右。由于虾苗的营养缺乏造成体质较差,且蜕壳周期延长,从而引起寄生虫病害,造成不正常蜕壳(蜕壳过程延长、蜕壳不完整)和蜕壳后难恢复。

防治方案:放苗前要暴晒塘底,肥水前水体要彻底消毒,以便于保证肥水时藻类稳定纯化;肥水时尽量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并注意观察水色及时追肥,以保证水体长期的生物量。前期投喂的饵料可使用EM-活水宝进行发酵,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在虾苗3cm左右时如果体表出现很多黑点,使用硫酸铜进行预防,处理后一天适当加5cm左右水深的新水刺激蜕壳,在晚上使用“水产应激灵”或“解毒应激灵”+“复合氨基酸”增快蜕壳后的恢复速度和提高虾苗的抗病力。

 

2. 应激性红体:

症状:在虾摄食正常情况下,突然下一餐基本不吃料;抛网检查,对虾肠道基本饱满,没有出现空肠空胃,肝胰脏轮廓清晰,表面偏红,打开肝胰脏呈茶色或深黄色,对虾活力可能有稍微偏弱,少部分对虾整个体表出现红色或深红色;晚上使用电筒光照水面,出现大量虾跳出水面追光现象,严重时整个塘80%的虾都会跳出水面,就像下暴雨一样。

流行情况:主要在高密度养殖的中后期易出现。

病因分析:随着对虾的逐渐长大,整个水体中对虾的相对密度也日益剧增,维持水体的稳定难度不断加大。当出现突然暴雨、降温、高温、突然进新水过量、使用药物不当等都会造成整个水体的稳定突然变化,总之当水体中的藻类、水温、盐度、ph值、溶氧、有害菌激增等急剧变化后都会造成应激性红体。

防治方案: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注意天气变化,严格记录投料情况,并准点检查料台,以期即使发现问题。一旦出现应激性红体,切忌盲目用药处理,首先要分析清楚引起应激性红体的原因。下暴雨会引起水体变浊、突然降温、ph值降低、盐度剧降等问题,继而出现的应激性红体,可以先使用“净水第一”或“超级降解灵”等对水体解毒净化,接着使用“解毒安”或“养水解毒救星”稳定水质,水体ph值低于7.2时,补充“过氧化钙”每亩4斤。水温超过35℃引起的应激性红体,循序渐进的提高水位至2.2米以上,增加中层增氧设备每三亩一台。藻类突然死亡造成的应激性红体,先使用“高能纳米氧”后再补充20-50公分新水后追肥,并使用“氨基酸养水宝”或“HK-新型肥水膏”+EM-活水宝”稳定水色。低氧引起的应激性红体,补充新水提高水位,晚上使用“速氧宝”“水产应激灵”。有害菌的激增引起应激性红体,使用“本草康泰”或“五黄应激王”在水体保持长期的药效。

 

3. 硬壳红体

症状: 首先是当个塘体大规格虾先出现病症,一般在发病几天前对虾摄食量会突然增加,发病初期不会明显减料,在天黑和早晨会出现少量游水,捞出病虾检查:硬壳,体表淡红,空肠空胃,肠道变红肿胀且内有积液,肝胰脏肿大表面变红、打开肝胰脏里面变白腐烂,对虾活力没明显变弱。发病中期减料明显,抛网检查有5%-10%出现病症。发病后期基本不吃料,水色转好,塘底发臭。病原对虾桃拉病毒(Taura Syudrome.Virus,简称TSV)。桃拉病毒有急性期和恢复期(慢性期)两种病程,其症状有些不同。急性期感染常发生在幼虾期,虾苗放养至疾病防治池后(14一40天),会发生疾病防治虾群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90%。病虾不摄食,昏睡,体表色素扩散,肢体及尾部发红。 残存的虾会转为慢性感染,在下次蜕皮时会再次转为急性感染。成虾多为慢性感染,死亡率通常小于50%,其外壳有多处坏死区域。那些感染急性期残存并处于蜕皮阶段的个体表皮上会有多个随机分布形状不规则凹下的黑色素沉着损伤,这种症状是慢性期和恢复初期的特征。慢性期的虾大多行为正常,经过蜕皮,病虾会蜕掉带有黑色斑点的外表皮。这样的病虾表皮没有黑色斑点,不过有的虾外表已有褪色的损伤。这些损伤可能是原先坏死区域的痕迹。

病因分析:

A.苗种质量较差。

B.养殖塘本身长期的病毒细菌积累,这是主要病因。

C.饲料中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毒素造成。

      防治方案: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病症很难治疗。

 

    (三)对虾鳃部病症

1. 肿鳃

症状:鳃丝肿胀,一般情况肠胃道均有料,不过基本均是半胃,肝胰脏轮廓清晰,打开呈茶色或深黄色,有些也有紫红色渗出液;中后期夜间或凌晨容易出现缺氧;抛网检查有10%以上出现肿鳃属于严重情况;养殖过程中对虾快速成长期很难加上料。

流行情况:从2cm的虾苗到成虾均会出现,现今的对虾养殖品种均可能出现,雨季和高温季节较为严重。

病因分析:

A.下雨使水体ph值过低。

B.塘底本身泛酸。

C.放苗前期石灰打底过量或本身为盐碱地而又水色培得过浓造成长期ph值高于9.5

D.长期亚硝酸、氨氮过高,长期亚低氧。

      防治方案:肿鳃是一种常见病,只要找对病因对症采取措施基本都可以治愈。下雨、塘底泛酸引起的肿鳃应及时补充生石灰,一般要保持水体的ph值高于7.2,并在第二天使用“本草康泰”或“五黄应激王”等消毒以防细菌感染。如果本身是盐碱地和养过三造以上的不泛酸虾塘,用生石灰打底每亩不能超过30斤,如果进水后测水ph值超过8.5的可以不用培水直接放苗,可以使用虾片来补充饵料的不足。亚硝酸盐、氨氮、溶氧的原因引起的,首先要使用解毒和增氧类的产品如“养水解毒救星”“高能纳米氧”“解毒净水灵”“超级降解灵”系列等后再来调控水质。

 

2. 黄鳃

症状:鳃丝肿胀并粘有杂物,鳃盖呈黄色或深黄色,一般情况肠胃道均有料,不过基本均是半胃,养殖后期严重时也有少量出现空肠。肝胰脏轮廓清晰,打开呈茶色或深黄色,有些也有紫红色渗出液;中后期夜间或凌晨容易出现缺氧;抛网检查有10%以上出现黄鳃属于严重情况;养殖过程中对虾快速成长期很难加上料。

流行情况:从2cm的虾苗到成虾均会出现,现今的对虾养殖品种均可能出现,长期养殖对虾的土塘养殖后期尤为严重。

病因分析:主要是塘体老化使塘底的有害菌长期积累造成,也有少量的vc缺乏症。

诊断方案:放苗前塘底彻底清淤,排干塘底暴晒5-10天后进水5-10cm浸泡2-3天,连续3次,以期达到恢复塘底有益菌群种。养殖过程中注意好全程预防,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活水宝”“EM-活菌王”等合理使用消毒剂。前期出现黄鳃,可以用颗粒状的消毒制剂如“护底解毒安”“溴氯海因”“三氯”等干撒到塘底,三天后补充“生物养水王”或“调水专家”等生物制剂。中后期出现黄鳃,使用45%苯扎溴铵进行水体消毒后第二天进新水5-10cm,如果消毒后第二天水体表面死藻太多,可以先用“底净宝”或“净水第一”等净水。Vc缺乏引起的黄鳃可以使用“维生素C+“解毒安”或“一泼灵”处理。

 

3. 黑鳃、烂鳃

症状:鳃丝严重肿胀,并出现腐烂,其上粘满杂物,鳃盖闭合不严,对虾呼吸困难,严重的肝胰脏轮廓模糊,打开检查变白腐烂,并出现空肠空胃,减料严重。

流行情况:大部分的高密度养殖老塘中后期均不同程度出现黑鳃、烂鳃。

病因分析:主要是养殖前中期的肿鳃和黄鳃不及时处理而造成病情恶化,也有部分由于投料过量使塘底腐化变黑变臭造成。

防治方案:定期使用“护底解毒安+“粒粒净”或“池底净”缓解塘底的有机质污染,如果病情恶化,抛网检查超过20%出现病症,并伴随着缺氧,要及时出塘卖掉,否则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对虾体表病症

1. 红须、断须

症状:虾须呈红色或深红色,且没有自身的柔韧性,易断。三公分以上的虾须长度不正常,正常情况下虾须要达到虾的尾节部。

流行情况:从虾苗到成虾均有,且五公分以上的虾基本都是红须。

病因分析:水体弧菌含量超标、苗种本身种质退化、雨水太多、海区水质恶化、塘体老化均能引起。

防治方案:五公分以上的虾须呈红色,虾活力正常,虾在水中游动时虾须呈自然弧形的弯曲,表明属于正常情况,不用处理。五公分以内的虾如果虾须已红到须的根部,且不够长度、易断时必须处理。可以进行水体消毒后第二天使用“水产应激灵”+“一泼灵”。如果是下雨引起的应激性红须可以使用“本草康泰”后晚上使用“水产应激灵”。海区水质恶化造成的,进塘水必须经过过滤或消毒处理。塘体老化造成的,处理好塘底才能进水放苗,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颗粒型的改底、消毒产品。

 

2. 红腿

症状:虾游泳足呈红色或深红色,虾活力正常,一般情况下摄食量有所减少。

流行情况:从虾苗到成虾均有,到中后期水体亚缺氧、水质恶化等基本都会出现红腿。

病因分析:

A. 细菌感染引起。

B. 暴雨应激引起。

C. 高温引起。

D. 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方案:五公分以内的虾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成虾红腿主要注重塘底消毒,可用颗粒消毒剂对塘底消毒,并经常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护底解毒安”“粒粒净”“池底净”“活力88”“底改1+1”等。暴雨引起的红腿在雨后使用“立泼灵”或“解毒安”+“水产应激灵”。高温引起的红腿可以提高水位,并注意晚上补充增氧剂。中后期注意调控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经常换水。

 

3. 体表黑点

症状:虾体表面出现针眼大的黑点,蜕壳困难,对虾摄食量小,虾体色偏深偏暗,活力较弱。

流行情况:以五公分以内的小苗为主,主要在早春三四月份高位池常见。

病因分析:

A.苗种较差,以本地土苗为主的高密度养殖,基本都有此情况。

B.前期进水消毒处理不彻底,水体中的寄生虫较多。

C.前期水体不够肥,水体中的藻类不够丰富。

防治方案: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尽量使用一代苗和二代苗。过滤系统不好的进水后要使用30%三氯异氰脲酸粉每亩5-10包,使水体达到澄清见底为准。前期肥水较困难的塘在肥水前可以先使用沸石粉每亩50-100斤净化水后再肥水。出现黑点还没有空肠空胃、游水面时,可以用“二氧化氯”处理,第二天使用蛋氨酸碘,并加入经消毒处理过的新水5-10公分。

 

4. 肌肉白浊

症状:腹节肌肉发白,离水虾体易形成弯弓,早上或傍晚停机喂料时游出水面。

流行情况: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常见,尤其是高温季节。

病因分析:

A.使用饲料营养配方不平衡或使用劣质饲料。

B.水温过高,超过35℃,造成对虾代谢过快,使对虾自身需氧量提高。

      C.养殖密度过高。

防治方案:选用有信誉的大厂料,不要轻易更换饲料牌子。在高温季节注意加深水位至2米左右,晚上补充增氧剂和葡萄糖。尽量控制养殖密度,高位池每亩放苗不超过10万尾。

 

(五)对虾体内病症

  1.  空肠空胃

  症状:肠胃内没有食物,严重的出现游水。

  流行情况:从苗种到成虾均可能出现。

  病因分析:

  A.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B.水体变化过大应激引起。

  C.密度过高后期底部偷死引起。

  防治方案:根据不同原因引起采取不同措施。

 

  2.  肝胰脏红肿

  症状:肝胰脏红肿,打开检查呈茶色或深黄色,严重的呈白色或浅灰色。

  流行情况:从3cm的虾苗到成虾均可以出现。

  病因分析:

  A.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B.对虾的自然特性,在3-6cm的虾苗均可能出现肝胰脏红肿,打开检查呈茶色或深黄色属于正常现象。

  C.中毒缺氧引起突然的肝胰脏红肿。

  防治方案:根据不同原因引起采取不同措施。

 

  3.  肝胰脏紫红

  症状:从表面看,肝胰脏轮廓清晰,打开检查内有紫红色的浸出液。

  流行情况:从3cm的虾苗到成虾均有。

  病因分析:

  A.苗种本身携带病毒。

  B.池塘本身的细菌病毒积累很严重。

  防治方案:苗期出现此症状并伴有空肠空胃、游水情况的基本不用处理直接排掉。6cm以上的中虾出现此症状但摄食正常可以控制,使用“蛋氨酸碘”+“聚维酮碘”处理,每10-15天使用一次。

 

(六)对虾偷死病

 

1. 土塘偷死

症状:增氧机底出现死虾,一般死虾肠道均有料,肝胰脏腐烂变白,低氧、亚硝酸盐造成的一般是软壳,细菌性引起的一般头胸甲有白斑、硬壳,底部有机质过多、腐化造成的一般是黑鳃、烂鳃。

流行情况:一般养殖中后期均可出现,冬棚养殖尤其严重。

病因分析:

A.日常管理不到位,各水质理化指标严重超标。

B.塘底老化,底部腐化严重。

C.水体中细菌积累超标。

D.对虾长期处于亚低氧状态。

防治方案: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2. 高位池偷死

症状:养殖中后期排污区出现死虾,严重时增氧机底也有死虾。一般死虾肠道均有料,肝胰脏腐烂变白,有些头胸甲出现白斑,鳃部肿胀。

流行情况:一般养殖中后期均可出现,高温季节尤其严重。

病因分析:

A.中间排污系统较差,排污不彻底。

B.水体中细菌积累超标。

C.苗种本身造成。

D.过度使用劣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

防治方案: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3.  空肠型偷死

症状:整个虾体正常,活力好,体色偏白不透明,肝胰脏轮廓清晰,但其内已经开始病变,空肠但肠道没积液。这两年普遍流行,长期死亡量很大,是影响养殖产量的主要原因。

病因分析:目前还没有定论,主要解决方案是鱼虾混养。低盐度养殖区可套养草鱼,在虾苗3公分时每亩可套养0.5斤草鱼100条左右;高盐度养殖区可套养金鲳,在虾苗3公分时每亩可套养5公分金鲳100条左右。

 

(七)对虾中毒

1. 缺氧:

症状:亚缺氧时,晚上用电筒光照射,很多虾趋光跳出水面,严重时人轻轻走到塘边都会造成对虾受惊跳出水面。早晨吃料明显减慢或减少。一般在晚上10点以后到早晨8点以前均可出现缺氧,缺氧时,大量对虾在水体中上层绕圈游动,严重缺氧时大量对虾没有规则的在水面缓慢游动,肝胰脏红肿,鳃部微微张开。

流行情况:从4cm以上的到成虾均有可能出现缺氧,高温季节尤其严重。

病因分析:一般水体溶氧低于2.8mg/l时,对虾就会出现缺氧症状。

防治方案:亚缺氧时,注意加深水位,补肥培养藻类(水体中70%以上的溶氧靠藻类提供),减少投料量直到水体溶氧完全恢复正常为止。对虾缺氧浮头时,可以使用“速氧宝”与“水产应激灵”全塘泼洒,并增加增氧设备,一般30分钟内对虾能游入下水层恢复正常。一旦出现对虾一排排靠边排队的现象是严重缺氧,不能再做任何处理措施,必须立即出塘卖虾。

 

2. 氨氮中毒

症状:表面看与对虾缺氧很类似,游水面的虾症状与缺氧基本一样,所以判断对虾游水面的时间是关键。一般是在天黑前,较弱的虾浮出水面,尤其是刚蜕壳、烂鳃黑鳃的(水质正常情况下刚蜕壳、烂鳃黑鳃的不会游出水面)。抛网检查,对虾蜕壳较多,且硬壳时间较长。一般氨氮中毒比较突然,在中毒前,对虾摄食量没有明显减少,一旦采取不当措施会造成严重损失。

流行情况:养殖中后期均可能出现。

病因分析:水体中总氨氮超过6mg/l可能出现氨氮中毒,高温季节无风闷热天气最易发生。

防治方案:一旦天黑之前突然出现对虾游水面,不要盲目地认为就是缺氧,一定要先测定水体中的各理化指标。如果是氨氮超标,其他理化指标正常,就可确定为氨氮中毒。首先使用“养水解毒救星”“水产应激灵”或“降解消开灵”,接着先采取大换水,换水量在8个小时内要达到50%以上,,一般在2个小时内要使游水面的正常虾游入下层水恢复正常,否则立即出塘卖虾。氨氮中毒时切忌盲目使用增氧剂、泛底的底改、消毒剂。

 

3. 亚硝酸盐中毒

症状:对虾摄食逐渐减少,鳃丝略微肿胀,软壳较多,较易出现缺氧情况。

流行情况:一般在低盐度养殖区域养殖中后期常见。

病因分析:养殖密度过高,投料过多。

防治方案:控制放苗密度,严格控制投料量,中后要求在一个半钟内吃玩。一般ph值超过8.0,亚硝酸盐高于0.6mg/l时,容易出现亚硝酸盐造成的软壳死底,可以使用“养水解毒救星”或“解毒安”经行解毒,使用“水产应激灵”或“解毒应激灵”提高虾的活力,接着才能着手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

 

4. 药品中毒

症状:不分白天黑夜,大量的虾突然全塘游水面,且按照一定的方向绕圈游,半个小时后就有少量的爬边死亡,死亡的虾肠胃道饱满,肝胰脏轮廓清晰,外观呈红色,打开检查呈茶色或深黄色(属于正常颜色)。两个小时后大量的虾爬边死亡。

病因分析:水体使用含菊酯、敌百虫、六六粉等剧毒的药品造成。

防治方案:农药中毒不严重,半个小时内少量软壳虾先游出水面,可以用阿托品处理,也可以使用“养水解毒救星”或“解毒安”+“降解消开灵”进行解毒。如果对虾药品中毒半个小时内大量虾游出水面,应立即排水收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