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天气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1-08-14
近期,我国河南等地区连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给水产养殖业特别是内陆淡水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外,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每年7~9月属于台风影响区,台风经过时造成强降雨,也常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位猛涨,设施受损,鱼虾逃逸、死亡;水温、pH下降,鱼虾应激,溶氧下降,容易泛塘;鱼虾摄食减少,抵抗力下降,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方面。为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防止灾后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抓紧修复基础设施
灾害期间和灾害发生后,首先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防范洪水或地质次生灾害,特别是防止雷击、设施漏电、电线落水等引发的触电意外。参与抢险救灾时,要配备救生设施,避免危险操作。池塘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大棚养殖要做好棚架、配套设施等加固措施。网箱养殖要采取加固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预防网箱被冲走、冲垮,并及时清理浮游物。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拉到水质好、避风浪、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
及时检查养殖设施,修补更换损坏的设备设施。首先要尽快修复电力、道路、水渠和房屋等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并恢复供电。其次要抢修损毁的池埂、拦鱼设施、进排水系统、渔业机械等。及时封堵和加固被冲毁的池埂、堤坝、进排水口等设施,防止再次溃口或者被冲毁,造成进一步损失。
对损失较轻的养殖区域,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围网养殖进行扶桩补桩,清除水草等杂物。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首先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倒埂逃鱼;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鱼类再次逃逸。
二、做好病害防控,防止疫病发生
1. 死鱼无害化处理
灾后养殖水域常出现大量死鱼及其他杂物,要及时打捞上岸,分类处理。对于打捞的死鱼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焚毁、掩埋等,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具体可参见行业标准《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同时注意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2. 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
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的时期,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养殖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要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对突发疫情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
3. 准确诊断,注意科学用药
灾后养殖水体生态失衡,水质不稳定,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应特别注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对于容易出现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传染性疾病,一般采取内服外用法防治。外用消毒一般可采用生石灰消毒水体,也可对养殖水域采用三氯异氰尿酸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内服药可用三黄散等,或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一般连喂3~5天。对于侵袭性寄生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等,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鲺病可用精制敌百虫粉、溴氰菊酯溶液、辛硫磷溶液等,一般需使用2次以上。
三、加强科学管理,尽力恢复生产
1. 摸清存塘鱼量,做好鱼种补充
水退后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投喂饲料等方式,对养殖区域存塘情况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相应调整养殖计划,及时补放鱼种。如要实现当年上市,应遵循“稀养速成”原则,重新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对存塘鱼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对存塘鱼较多的池塘,适当补放规格较大的鱼种,以增加放养密度;对池埂全部溃决的池塘则应排干水,经消毒剂彻底消毒后,养殖夏花鱼种,培育春片鱼种。原良种场、苗种场应采用并塘或转移的方式,首先保存亲鱼和鱼种,以备来年使用。补充苗种、转塘、并塘时,要严格按照苗种转运操作规程进行,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尽量减少鱼体损伤。
2. 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一是及时调节pH值。暴雨来临前,可在塘基四周泼洒生石灰,调节雨水进入池塘后的pH值,并杀灭由雨水泾流带入池塘的病菌。暴雨后,按每亩15~20kg生石灰向池塘中泼洒,有效调节池水pH值。
二是谨防发生泛塘。坚持早晚巡塘,密切注意观察鱼虾的摄食及活动情况。一旦出现缺氧征兆,应及时注入新水、开启增氧机或撒入增氧剂。
三是灾后对水体要消毒。要及时对池塘等养殖水域进行清淤和消毒,杀灭随雨水、洪水带入的病原。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如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每次用量为每亩用生石灰10~15kg化水泼洒。采用生物或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如在鱼池进水口设过滤池,过滤料用砂或木炭。及时换水、加水。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一般要求13:00~15:00和第二天凌晨开动增氧机,尤其下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
3. 科学投喂饲料,促进鱼类生长
因连续降雨和洪灾后,饲料易受潮和霉变,在投喂之前,要认真检查,避免投喂变质饲料。灾后水体浑浊,水质变瘦,水体中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加上养殖品种受到较强的应激影响,因此要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多糖、抗应激中草药等。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投饵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
来源: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