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的那些事儿——藻类生态
发布时间:2016-07-18
藻类之间基本不共生。一种藻类的生存与生长,大多数不依赖其它藻类的存在。因此,对于一个新的空白系统(如刚消毒、注水的池塘),从一开始,各种藻类都可以生长。只是因二氧化碳浓度、微量元素组成、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差异,不同的藻类生长优势不同而已。
因此,刚施过肥料的池塘培藻的早期,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其中的优势藻类往往有一定数量(不是一枝独秀,除非接种定向培养)。其它生长缓慢的种类也能照样生存生长,只是可能由于数量太少而比较难以被发现而已。
包括藻类在内,任何生物的生长过程,都在破坏自身的环境条件——消耗生存生长的资源并积累对自身不利的代谢废物。如果生存生长资源不能及时补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清除,这种藻类的优势就会丧失,而另一种更适应这种条件的藻类就会取而代之。这个过程就称为“生态演替”。
不同藻类在营养需求和细胞组成上有所不同,故对水体中的微量元素组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开始培藻时,池塘水体中的矿物元素组成最接近哪一种藻类的最佳需求,这种藻类就会长的快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藻类的生长必然导致水体中这些矿物组成发生变化,此时的水体不再是该藻类的优势环境,这种藻类的生长速度就会下降。
相反,由于前一种藻类的生长对水体中矿物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使得这个水体的矿物组成越来越适合于另一种藻类的生长,这种藻类生长速度就会超过原来的优势种并取而代之成了新的优势种。
随着藻类的生长,水体中的营养素越来越匮乏,藻类之间开始出现对某些营养素的竞争,有竞争优势的藻类就可以获得生长机会。对于低浓度营养素的竞争,具有竞争优势的是那些比表面积大的种类。细胞个体越小(蓝藻)、外形越偏离圆形的藻类(丝状藻),就越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池塘藻相最终往往演化为蓝藻的主要因素之一。